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股票分析的實際案例教學

資料來源:股票分析的實際案例教學
這是以作多的方向來思考的角度,我舉這個案例,我認為他真的有機會,也很有可能我自己會玩玩。

這篇文章, 未來如果我真的有投入資金去操作, 將會在本文中做修改並做一步步的紀錄~

所以這至少是一個完整的交流一下操作與判斷的經驗, 我想這樣的實戰經驗, 就算花個1000元新台幣都不嫌貴吧

當我真的有去操作的話, 這篇文會改價, 所以到時只有現在有購文朋友能看到其中的過程囉

未來的操作結果不可知, 我也不是保證會賺錢, 甚至根本都沒進場也不一定, 因為這是個實戰的過程


先不管他是哪一檔,我們來就圖論圖。
=700) window.open('http://img238.imageshack.us/img238/278/52437280ir2.jpg');" src="http://img238.imageshack.us/img238/278/52437280ir2.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width="700">

看看圖中我畫上去的部分,有青色的框框與水平線及粉色的框框與水平線與橢圓。

首先看到粉色的部分11/27到01/10,這部分形成了大約多數人都看得出來的M頭,那一段期間的量也是逐漸縮下去,符合M頭的規則,然後01/11也出了1根長黑破頸線,M頭確立。再請看到我畫了個橢圓的地方,那天的價格已經攻回M頭的整體交易成本價(粉色水平線),那麼價格可以回到M頭的交易成本,這樣說來,如果願意賣的話,M頭理有套道的人,大體來說是能夠解套的。

在股市中,如果一個頭部真的是主力大戶的出貨區域,絕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會再把價格拉上來讓被套的散戶解套,所以當看到粉色的橢圓的價格出現那天,我們有合理的理由可以懷疑,粉色的框框不是M頭了!

再來,青色的框框是一大段漲升過程,而青色的水平線就是這一段漲升過程的總體交易成本。現在看看今年1月下旬起到現在的價格分布,絕大多數都在這條青色的水平線上,那表示這一帶是有著支撐的力道存在的。

很巧的,請把兩條粉色與青色的水平線綜合起來看,這近期的股價竟然巧合的就在這兩條線之間徘徊,上上下下的形成一個橫盤的區塊,要不要猜猜,這檔個股一直是有「特定人」在控制呢?

好的,看到這邊我們來作個結論,這檔股票從線圖上透露出是有壞人在其中圍事,也就是說是一檔有莊家的股票,要買股票要找會漲,最好是會飆的股票,會漲會飆的股票都必然是有莊家的股票,目前這檔符合了這個條件。

結著看看風險與可能利潤比,青色的水平線具有支撐的意義,直接就可以拿來當停損點,今日來算,不到3%的空間,那麼往上的利潤空間呢?粉色水平線已經來觸摸過,這檔要是能漲,再來碰觸是加碼點不是賣出點,這樣有莊家又出現假M頭訊號的股票,應該直接先看會創新高,那麼少說有2成的空間,而未來如果真的能創新高,也不是賣點,因為到創新高時線圖會變成是大箱型底部的突破。如此看來風險小利潤大!

那麼何時切入呢?那麼看看大家常常看的技術指標,這部分我在股價可能發動的初期,都當作是莊家畫給我們看的,他要請我們上車,不要以為莊家都一定要坑你,他是要坑你沒錯,但是再一段拉升的初期,他希望有人幫他推,自己好省點力。看看圖下方的MACD、RSI、KD,看到了嗎?幾乎都是剛剛才轉紅耶,不用這麼巧吧?

希望你看到這邊知道碰上這樣的狀況會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一篇寫到這邊,我標題用的是案例教學,您看看我講述的順序,技術指標釋放在最後的,甚至只有告訴您,他翻紅了而已,在分析一檔股票的時候,必須先從他的量能分布的價格帶去切入,首要先弄清楚某一段時間的多數人交易成本大約是多少錢?再看看是否有一些進貨或是出貨的型態,這部分多數是M頭三尊頭橫盤...反而那些什麼三角、旗形、契形多數與主力大戶的進出貨無關。如果你發現了一些某段可能是大戶進出貨地帶的交易成本地帶與近期的價格表現出現一些巧合,你就可以開始懷疑,這檔股票是「有人在照顧」的。

接著就是計算一下停損的距離,自己要承受多少誤判的風險,至於猜中了,什麼時候跑?未來有機會看到再說吧。

這檔股票是2526大陸工程。這一篇也發布在我的BLOG上,歸類在「技術基本」

04/25
今天看到25.0有比較大的單子成交,後續價格能往上,嘗試性的進場,如果有打算操作的人,建議把要投入的金額分成三份,今天算第1份.停損設在收盤跌破24.8, 目前價位25.35
=700) window.open('http://img404.imageshack.us/img404/8412/18960008ws6.jpg');" src="http://img404.imageshack.us/img404/8412/18960008ws6.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4/26
今天屢屢見到大單的成交,反應在走勢圖上也剛好是往上拉,要是這些單子是買文的朋友敲的,麻煩你斯文一點,這樣會被主力抓去浸豬籠的喔!未到停損價前,不要自己偷跑,沒有目標價,運氣好的話,做個波段也不是不可能的.
=700) window.open('http://img442.imageshack.us/img442/7374/16779009bs1.jpg');" src="http://img442.imageshack.us/img442/7374/16779009bs1.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量增價漲,投入第2份資金,目前價格26
=700) window.open('http://img248.imageshack.us/img248/4861/56122107tb3.jpg');" src="http://img248.imageshack.us/img248/4861/56122107tb3.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4/27
盤後看看狀況應該不差,即使我對大盤不抱樂觀,不過這群的,演出末段妖魔有市場有的事。量有溫和放大,價格進入另一個小平台,得等看看他要怎麼做,我們有一點點小空間,等著看就好,還有一份,不是這時候用的。
=700) window.open('http://img201.imageshack.us/img201/8406/44442895cf8.jpg');" src="http://img201.imageshack.us/img201/8406/44442895cf8.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4/30
大盤西哩哩,這大陸工程還有紅盤?真妙,續抱。
=700) window.open('http://img244.imageshack.us/img244/2039/13646550lc4.jpg');" src="http://img244.imageshack.us/img244/2039/13646550lc4.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5/02
震盪過程,續抱不動。
=700) window.open('http://img112.imageshack.us/img112/4710/94774237fw9.jpg');" src="http://img112.imageshack.us/img112/4710/94774237fw9.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5/03
傳產放量了,大陸量縮了,很妙,沒破停損就續抱。
=700) window.open('http://img120.imageshack.us/img120/4576/39283664uo3.jpg');" src="http://img120.imageshack.us/img120/4576/39283664uo3.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5/04
還在底部就進場,就得號耐心,續抱。

05/07
續抱,沒破停損價,就是續抱。

05/08
耐心,續抱。

05/09
是無聊也是要耐心,續抱。

05/10
量縮到近一段日子的新低量了,要攤牌的話就快到了,再撐下去喔。

05/11
大盤跌的都一些,他不跌?續抱吧。

05/14
雖然抱的很無聊,還是續抱。

05/15
無聊續抱中

05/16
還是抱

05/17
大盤仍在死人箱子中,這檔沒有破停損,還是續抱

05/18
無聊有無聊的做法,設好長效型的智慧單,就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事


07/04
今天盤中有拉過28.3的最後加碼價,請等待收盤確定再做最後的加碼動作。

07/16
週五我沒看盤,收盤已經站上28.3,今天投入最後三分之一的資金。
出場價收破27.7元。大陸已經開始突破進入上攻時期,如果還會跌破這些天的低點,那就不必留戀,全部砍出。
=700) window.open('http://img300.imageshack.us/img300/8563/61922648ua1.jpg');" src="http://img300.imageshack.us/img300/8563/61922648ua1.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7/18
補一下這段時日的K線圖。繼續抱,目前等待的是獲利了結的出場時機。
=700) window.open('http://img411.imageshack.us/img411/3853/62204364bo0.jpg');" src="http://img411.imageshack.us/img411/3853/62204364bo0.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07/24
不參與除權息,明日全部出場。本文完結。
=700) window.open('http://img440.imageshack.us/img440/4450/53886524rl8.jpg');" src="http://img440.imageshack.us/img440/4450/53886524rl8.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width="700">



最後的過程K線圖紀錄:
=700) window.open('http://img256.imageshack.us/img256/162/11965036bp6.jpg');" src="http://img256.imageshack.us/img256/162/11965036bp6.jpg" onload="if(this.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width="700">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反彈是讓你停損,不是讓你解套!

資料來源:反彈是讓你停損,不是讓你解套!
還記得8月股災,一路砍到8千,站上不少人提醒反彈後逢高要先停損嗎? 那麼讓我們檢視一下,從8千底到新高點9859的過程中,自己是否做過停損的動作。 第一個停損點: 8/20跳空大漲4百多點。 雖然不算非常理想,但之前規劃反彈就要停損,那麼這一天大漲,不會看盤的人就可以先出脫再說。 第二個停損點: 8/29 跳空開低。 既然跳空開低,那麼反彈力道可能消失,於是出脫。 第三個停損點: 8/31後面一段在季線上下打轉的日子。翻翻台股就知道,季線常是關鍵點,那麼第一個理想反彈停損點就是這裡了,基本上的最後反彈停損點應該是這,要在後面找反彈停損點已經太過凹了。 第四個停損點:10/3的上影線。 最高來到9783,卻收上影線,這不是什麼好訊息,跑。 第五停損點: 最後的停損點 10/30新高9859。 10/29跳空大漲創新高後,隔天仍然跳空創新高,卻是一路下殺收黑。創新高的隔天卻收黑,這是極度糟糕的訊號,溜吧!! 為何說是停損,而不是解套呢? 檢視一下自己手上的持股就知道,從9800~8000的過程,手上股票被斬了多少去? 再從8000~9800的過程,手上的股票有多少是回到之前的價位? 我想只有少數股有法回到原先的價位!! 說了一堆,那麼開始檢視:跌到8千時,聽到別人說反彈時要停損,自己也認同了,那從8000~9800的過程中,曾經做出停損這個動作嗎?還是從頭抱到尾? 既然定位成停損,即使後來繼續彈多高,甚至是盤勢直接變成轉成另一方,都別心疼,如果判斷盤勢已變,到時再買回來還來得及。 不是有法每次都能彈高,甚至轉變成多方格局,如果哪天空頭真來了,還是認為盤勢會跟以前一樣的人,而不做出停損動作,那就準備做個巴菲特吧! 記住:反彈是讓你停損,不是讓你解套!遑論是轉虧為盈,別搞錯了!========================================= 再看這次9859到8483的過程,不覺得好像在哪看過嗎? 即使有了一次經驗,3個月前的事歷歷在目;但當再度下殺時,有做出任何相對應動作了嗎?有想好未來該怎做了嗎? 我不知道這次是否會止跌停穩否,只是每次在心存僥倖時,還是再度提醒 政大的文章:為什麼寧願砍錯,也不可長抱? 好好翻一翻吧!

搶反彈的四個基本定律

資料來源:搶反彈的四個基本定律
彈性定律:股市下跌如皮球下落,跌得越猛,反彈越快;跌得越深,反彈越高;緩緩陰跌中的反彈往往有氣無力,缺乏參與的價值,可操作性不強;而暴跌中的報復性反彈和超跌反彈,則因為具有一定的反彈獲利空間,因而具有一定的參與價值和可操作性。 搶反彈一定要搶到兩個點:買點和題材。因為,反彈的持續時間不長,漲昇空間有限,如果沒有把握合適的買點,就不能貿然追高,以免陷入被套的困境。另外,每次值得參與的反彈行情中必然有明顯的題材,題材族群容易激發市場的人氣,引發較大幅度的反彈,主力資金往往以這類族群作為啟動反彈的支點。通常題材個股的漲昇力度強,在反彈行情中,投資者只有把握住這類題材,才能真正抓住反彈的短線獲利機會。 買進時機要耐心等、賣出時機不宜等。搶反彈的操作和上漲行情中的操作不同,上漲行情中一般要等待漲勢結束時,股價已經停止上漲並回跌時才賣出,但是在反彈行情中的賣出不宜等待漲勢將盡的時候。搶反彈操作中要強調及早賣出,一般在有所盈利以後就要果斷獲利了結;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暫時還沒有獲利,而大盤的反彈即將到達其理論空間的位置時,也要果斷賣出。因為反彈行情的持續時間和漲昇空間都是有限的,如果等到確認階段性頂部後再賣出,就為時已晚了。 轉化定律:反彈未必能演化為反轉,但反轉卻一定由反彈演化而來。但是,一輪跌市行情中能轉化為反轉的反彈只有一次,其余多次反彈都將引發更大的跌勢。為了博一次反轉的機會而搶反彈的投資者常常因此被套牢在下跌途中的半山腰間,所以千萬不能把反彈行情當作反轉行情來做。

無名氏的賣出原則

資料來源:無名氏的賣出原則
賣出時機:
建立「二階段賣出的操作法則」,當股市在大漲一段後→
一、疑似頭部跡象時,賣出一半持股:
多項技術指標出現明顯頂背離的現象時。
中長期多項技術指標在高檔時。
高檔一根長黑造成島狀反轉。
爆天量開高走低收長黑線時。
高檔中期價量明顯背離時:再漲量縮,續漲有限。
高檔長黑或長上影線頻現,大勢反轉前兆。
融資大增而股價卻不漲時。
無重大利空因素而市場出現第一次被追繳保證金時,可能大盤或個股空頭市場已經來臨,宜斷然出場。
上漲波第五波已走完時。
當你發現買進股票之前評估工作有錯誤時。
該公司經營狀況不再符合要求時。
市場不理性的超漲時,讓股價遠高於公司的真實價值,這時候就是賣出股票的時機。
股價創新高,RSI未創新高,股價隨時拉回。
二、出現頭部拉回時,再賣出一半持股:
出現中長期的明確賣出訊號時,持股應全部出清,不可以長期投資作理由而拒絕賣出。
M頭或三尊頭跌破頸線時賣出。
賣出的禁忌:
個股股價的下跌空間有限時,不宜殺跌。當股價經過長期的調整,大幅的下跌後,股價被壓縮到極低位置,再度下殺的空間有限時,投資者不僅不能殺跌,還要考慮如何積極吸納。
有恐慌盤出現時,不宜殺跌。恐慌性出貨單的出現往往是股價見階段性底部的重要特徵,投資者切忌盲目加入恐慌殺跌行列中。
當股價嚴重背離價值時,不宜殺跌。空頭中,常會出現非理性的暴跌,有部分具有投資或投機價值的個股,會跌到平常可望不可及的低價,這時投資者要有長線持有的耐心,切忌不分青紅皂白的停損。
在多頭市場中,永遠不要出清所有部位,因為全部出清的經驗已經有很多次了,事後證明都是過於自信的舉動。
賣出的觀念:
當獲利的時候,不要急急忙忙的獲利了結,留點錢給別人賺,不是叫你在高點出現之前就先賣掉,後面的留給別人賺,而是要你高點出現之後,把前面賺的錢吐出來一點給別人。
減碼的時候,永遠要遵守「汰弱留強」的原則。
假如你因預期會發生某些事情而買進股票,當預期落空,就應該賣出股票。

七招判斷現在應停損還是繼續持股

資料來源:七招判斷現在應停損還是繼續持股
1、分清造成套牢的買入行為,是投機性買入還是投資性買入。凡是根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從投資價值角度出發選股的投資者,可以學習巴非特的投資理念,不必關心股價一時的漲跌起伏。2、分清該次買入操作,屬於鏟底型買入還是追漲型買入。如果是追漲型的買入,一旦發現判斷失誤,要果斷的停損。如果沒有這種決心,就不能參與追漲。 3、分清這次炒作是屬於短線操作還是中長線操作。做短線最大的失敗不是一時盈虧多少,而是因為一點失誤就把短線做成中線,甚至做成長線。不會停損的人是不適合短線操作的,也永遠不會成為短線高手。 4、分清買入時大盤指數是處於較高點位置,還是處於較低點位置。大盤指數較高時,特別是市場中獲利盤較多,股民們得意洋洋,誇誇其談時要考慮停損。 5、分清大盤和個股的後市下跌空間大小。後市下跌空間大的要堅決停損,特別是對於一些前期較為熱門、漲幅巨大的股票。6、分清主力是在洗盤還是在出貨。如果是主力出貨,要堅決徹底的停損。但要記住:主力出貨未必在高點,主力洗盤未必在低點。7、根據自己成本價的輕重,如果成本價過重而被套的,要適當停損一部分股票。這樣不僅僅是為了回避風險,也有利於心態的穩定。

檢舉 投資型保單免稅 留意有前提

投資型保單免稅 留意有前提【中時電子報邱慧雯/台北報導】
由於保險死亡給付免納所得稅,以往投資型保單成為不少大戶避稅的管道之一,為避免大戶以買保險之名行投資之實,藉以避稅,今年十月起投資型保險實施「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不過,民眾對於投資型保單要不要課稅,還是存著不少疑問。
所謂最低比率規範,指的是保額一定要高於投資帳戶價值,四十歲以下者,保額必須為投資帳戶價值的130%以上,年齡在四十一歲到七十歲以下者,比率為115%以上,七十一歲以上者,比率不得低於101%。舉例來說,三十八歲的張先生若投資帳戶價值為100萬元,其投保保額就必須維持在130萬元以上。
對於投資型保單課稅與否,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強調,若是保險死亡給付,依照法令仍不須課稅,但是若適用最低稅賦制者,保險給付免稅的上限是三千萬元,超過的部分必須課稅。
張秀蓮表示,金管會為促進國內投資型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並配合行政金融市場套案提高國人保險保障的政策,因而實施「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
不過,投資型保險商品是提供保戶保障之人身保險商品,依照所得稅法第四條之規定,「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免納所得稅」,另外依保險法第112條規定,「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這些規範均未修正。
然而,若是購買投資型保單有異常情況,稅捐機關仍可能查核,民眾不要以為購買投資型保單,就一定不會被課稅。例如投保人已經病危或高齡,卻突然花大錢購買保單,恐有藉保單逃避遺產稅之虞,這類保戶就可能會被國稅局盯上。
此外,由於十月起已實施保額最低比率規範,金管會也呼籲保險業在執行最低比率規範時,應注意業務員在招攬過程中,必須對保戶詳為說明以避免爭議,同時也應強化公司之內控及內稽,金管會將此列為保險業金檢重點,以有效督促業者切實執行。----------------------------------------------------------------------------------------------------------------------------------工商時報2007.12.06投資型保單課遺產稅!!【陳欣文/台北報導】
 被定位為「免課遺產稅」的投資型保單,三年來在市場強力熱賣,詎料,十月中旬稅捐機關一紙公文指出,投資型保單當中的帳戶價值,必須納入遺產課稅,此舉引發保戶強烈反彈,認為「被保險公司騙了」。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過去三年,投資型保單大熱銷,前年保費收入約一千億,去年爆增到一千五百億,今年前三季已達三二二八億元。
 為了招攬大額保戶,保險業務員在投資型保單宣傳單上直接標明,有「免課遺產稅」的優惠,有些業代雖未在傳單上標示免遺產稅,口頭上都極力強調,不少高所得家庭衝著「免遺產稅」的好處,購買金額龐大。
 今年十月,國稅局發文回覆一位李姓民眾詢問,投資型保單屬於投資收益的部分,必須課徵遺產稅。公函中明確寫出:「屬保障部分之保險給付,不列入被繼承人遺產總額,另投資部分之分離帳戶係以追求投資利益為目的,並由保戶自負盈虧,保險公司給付該帳戶之價值認屬被繼承人之遺產,應併計其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這是稅捐機關首次以公文宣告,不管金額多寡,投資帳戶價值都要納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換句話說,保戶身故之後領到的保險給付,一部分是保險保障,一部分是投資帳戶價值,前者依法免納入遺產總額,但後者則須課遺產稅,高資產保戶衝擊最大,資產在一千五百萬以上的民眾,都會受影響。
 三通稅務顧問公司總經理邱正弘表示,稅務機關的立場一直沒變,就是要課遺產稅,只是沒有白話直說,壽險業者和稅捐機關之間,又有很大的認知差距,各有主張,消費者遂無所適從。
 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指出,投資型保單要課遺產稅,將對市場產生重大衝擊,因為保險業的避稅訴求,未來將全面破功,和保戶之間恐怕引發爭議和糾紛。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十月起已實施「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規範」,就是希望讓保險本質回歸保險,給付部份「照理來說還是保險給付」,財政部應不會有課稅問題,會請同仁去跟財政部溝通。
------------------------------------------------------------------------------------------------------------------------------------工商時報2007.12.06投資型保單 課遺產稅? 金管會財部各說各話【孫彬訓/台北報導】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五)日表示,十月起,已開始實施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規範」,就是希望讓保險本質回歸保險,給付部份「照理來說還是保險給付」,財政部應該不會有課稅問題,會請同仁去跟財政部溝通了解。
 張秀蓮說,把分離帳戶當中的投資所得,併入民眾往生時的遺產總額「聽起來有點怪」,只要合總額三千萬元以下、保障比例合規範,財政部不應該有什麼問題,且投資型保單盈虧,還是會影響給付金額大小。
 張秀蓮強調,投資型保單是提供保戶保障的人身保險商品,依照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略以「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免納所得稅」,再依保險法第一一二條規定「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目前這些規範都依舊存在,並未修正。
 至於有部份個案,是民眾已經在加護病房購買投資型保單,而後往生後,其保單被課稅,張秀蓮強調,這是個案,不是金管會掌管的通案,但這種情形,的確財政部會去了解。
 張秀蓮說,就是為了避免課稅糾紛,並促進國內投資型保險市場健全發展,加上配合行政金融市場發展方案,提高國人保險保障政策推動,所以才會從十月起,要求各公司所簽發的投資型保單,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要符合最低比率要求。
 黃詩凱/台北報導
 投資型保單是否須繳遺產稅?持續引發爭議。財政部賦稅署官員表示,依照「實質課稅」原則,只要是分離帳戶當中的投資所得,自然需要併入民眾過世時的遺產總額,依規課稅。
 所謂「實質課稅」原則,意指一件交易實質上須課稅,但交易法律關係經過安排,以符免稅規定,此時稅捐稽徵機關應依實質經濟事實及納稅人所得實質經濟利益為準,認定課稅,不以法律外觀為準,避免鼓勵納稅人投機或規避稅法。
 賦稅署官員說,投資型保單的保險給付來源分成「保額」以及「保單帳戶價值」二個部分,前者與一般保單相同,後者則追求投資利益,保戶必須盈虧自負。前者與一般的保險給付相同,依法不必計入遺產總額課稅,但後者被國稅局認定為投資行為,但包裝成保險形式。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十六條第九款規定,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所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金額及互助金,不計入遺產總額。因此,財政部官員強調,根據實質課稅原則,只要查到被繼承人有投資型保單,會先發函給保險公司,釐清保險及投資部分金額各是多少,原則上僅就投資部分計入遺產課稅;但實務上保險公司多不願提供相關資料,之後國稅局就會將整筆投資型保單金額,都計入遺產總額,課遺產稅。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這年頭,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其實也看過好幾次了,到現在還有流傳,總是有他的意義在的

資料來源:這年頭,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企業無情 ,人才不忠不錯的文章, 本來想找出來源, 結果google查尋一堆這篇文章的轉貼, 完全沒有來源出處, 在openfind bbs上找到比較完整的一篇是在2002/5/10, 還有一篇的日期更早在2001/2/1, 但是沒有那13條參考, 現在時間是2007/11/13, 什麼時候這篇的出處來源才能有答案呢??
這篇文章值得大家深思。
我覺得這篇文章真的有值得我們自己檢討想想的地方,
這使我想起明碁電通童文池協理昨天在研討會中說的一句話:
現今企業的員工關係可以用8個字詮釋 [企業無情 ,人才不忠]。
〔人才不忠〕或可說是事實,因為真的有人就是逐股票而居那種人,
但企業經營也不得不愈來愈現實,員工有沒有value,
對企業有沒有貢獻度才是企業主心裡的想法,所以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並加速提昇自己的能力,才是上策。
非常可怕殘忍的事實,如何讓自己更成長,真的是很重要的事。
時時刻刻想想自己是不是成為只有疲勞,沒有功勞的人。
這年頭,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星期一早上9:30,民生東路一棟,玻璃帷幕大樓的12樓,初夏的陽光搶進百葉窗內,照得整個會議室,好像是過度曝光一般,很蒼白。
主管們一個個低著頭,只有業務部的胖經理喘著氣說:『老闆,這一個月大家不眠不休,如期把商品推上貨架,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大家依舊低著頭,用眼睛偷瞄老闆,只有胖經理還喘,氣氛很像奧斯卡最佳影片揭曉的前一秒。終於,老闆開口了:『這年頭,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是囉,年頭變了!在很多老闆的眼裡,真的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了。
多年前,一位建築系畢業的朋友向我抱怨,他每天在事務所,畫圖畫到深夜一兩點,可是那位高知名度的建築師,卻經常怪他不懂放手給新人做。
他很哀怨地說:『你知道嗎?他對圖有多挑剔,只有我自己畫才能讓他點頭,那些剛畢業的新人什麼都不會,給他們畫,最後還不是要我改得半死,還不如自己來畫,更快一點!』
我把他的心聲轉告給那位建築師,年過四十卻依舊有著娃娃臉的建築師說:『我不是不喜歡他畫的圖,而是他已經到事務所三年 了,他一定要自我提昇,不能永遠沒有自己的想法。你想想,如果一 年後他還是只會照我的要求畫圖,那我何不用一個學校剛畢業的,薪水也省,也不會有那麼多抱怨。』
建築師說到這裡,很無辜地搖搖頭:『我要他找助手,偏偏只要是他面試,比他有才氣的休想被他錄取,結果就像他自己說的那麼慘。』
和賣時間的人相比,賣勞力的人內心往往有更深的惶恐。
一來,他們很怕自己是一個沒有貢獻的人,所以,就會緊抓著原有的工作不放,甚至比一般人更賣力地去投入;二來,他們很怕無法勝任更高難度的挑戰,所以,他們常常告訴自己,或告訴別人,現在他手邊的工作是無可替代的,少了他,換了別人只會把事情搞砸。
面對賣勞力的人,老闆不忍苛責,因為他真的很努力;面對賣勞力的人,老闆也不能放棄,因為他內心真的很為公司著想。
可是,面對只會賣勞力的人,老闆也會很苦惱:因為他沒有太多的才能, 可是又不能不每年給他加薪;他不懂管理別人,可是又不容易被人管;他找的人不會比他有能力、他面對的競爭愈來愈年輕。
如果你不想做一個只會賣勞力的人,你一定要知道:
只有新進的人能夠僅靠勞力而獲得肯定,只有基層的工作才不需要你用腦力。如果你想自我提昇,別忘了這年頭的新工作信條:『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13個值得參考的觀點
1.不要放棄學生時代所學。大概很多人會說:「大學裡學的東西,對現在的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如果因此就將從前所學拋諸腦後,是很可惜的。人不太可能一輩子都做同一個工作,持續花心力在學生時代所學的學科上,非但不是浪費,在轉職時反而能增加選擇的機會。
2.柔性思考,多角度閱讀。現今職務有細分化的趨勢,在高度專業化之下,大家都竭盡所能加強專業知識,卻造成不少人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其他的事都不瞭解。
3.每個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心理學家表示,換穿新款式的服裝或改變房屋擺設,可以給人新的刺激,具有「自我啟發」的功效。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下,年輕人也會加速僵化衰老。所以每個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冒險吧!買本新書、到從來沒去過的地方逛逛,給自己新鮮的刺激與活力。
4.實際接觸熱門商品,思考其暢銷的理由。現今的年輕人可說都是用電視機餵養長大,鮮少關心社會脈動,因此也造成一進入職場就對社會變遷鈍感,邁向老化一途。現代社會的變動速度驚人,若不跟上潮流,只有被淘汰的命運。對於暢銷的產品,並不一定要購買,但應該要實際去感受思考,為什麼會暢銷。公司並不是圖書館,只想在辦公桌前了此殘生,那真的就像在養老了,多出去走動走動吧!
5.放假時到熱鬧的地方去感覺時代的脈動。據統計,居上班族休閒娛樂首位的就是「看電視」,佔五成以上,剩下三成的人則是選擇「睡大頭覺」。當然在辛苦工作一週後,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但休閒生活的品質也應該兼顧。趁休假時到百貨公司、聽音樂會等活動,能夠看到許多平常沒有機會看到的各形各色人物,說不定會啟發新商品的構想。
6.利用通勤時間做「定點觀察」。對於廣大的公車族、火車族來說,通勤時間的運用也是一大學問。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發呆或打盹,要不然就是默默忍受擁擠之苦,到公司時已經筋疲力竭。
其實,花一點心思,也能在上班的途中獲得不少意外的收穫。尤其每天相同的通車路線,剛好可以做定點觀察,一樣的區域、固定時間的觀察,很容易察覺到一個地方的改變。
7.在星期天閱讀一週的報紙。報紙中有相當多即時性的消息,是吸收情報的重要管道。但每天一部份一部份的閱讀,只是「點」的層面,利用星期天翻閱當週的報紙,對一個議題可以連接起「線」的層面,瞭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8.看報導不要只看財經新聞。對於上班族而言,財經新聞當然是重點必讀,但如果只閱讀單一報紙,視野難免會過於狹隘,因此多翻閱幾份,對磨練自己對新聞的敏銳度絕對有幫助。而其他的版面,體育版、文藝版也應該瀏覽 一番,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情報。
9.每週閱讀一本書。藉由閱讀! 習慣的養成,能幫助大家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充實資訊取捨的能力,在滾滾情報洪流中獲得最有利的訊息。
古典文學、世界名著、偉人傳記、學生時代喜愛的讀物,這些看來和工作不相干的書籍,能擴展視野,在人格養成及思考能力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10.多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大體而言,我們和能談論相同話題的朋友比較處得來。但事實上多接觸不同領域人,聽聽各行各業的工作概況和甘苦,能給予頭腦新鮮的刺激,活化思考,是培養情報蒐集力的絕佳機會。剛開始工作的新鮮人,在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上是相當重要的。
11.至少學習一種外文。有不少上班族在學校畢業之後就和語言學習絕緣,尤其是在非國際性的公司工作,常常會疏於外文上的進修。以未來的趨勢而言,有潛力的企業一定會朝向國際化發展,不趁年輕儲備實力,等三、四十歲成為公司的中堅份子時才來學習,不但費力,也失去競爭力。
12.每週給自己一個私人時間。上班認真是值得嘉獎,不過一味埋首於工作可是會出現危機!每天反覆於相同的工作中,是否有停下來為這些日子的工作績效、人際相處、家庭關係等等問題做檢討與規劃呢?習慣忙碌可能會讓你變得盲目,每週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做做心靈的沈澱。
13.不要吝惜自我投資。市面上有所謂「在三十歲前致富」的書籍,或「二十五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的報導,讓一般年輕上班族也開始流行以金錢的累積作為工作的目標,對於進修或旅遊增廣見聞的投資就相對減少。
年輕時代需要儲存的應該是智慧、知識資產,「無形財」的累積才能創造人生最大的財富。
Loading...